经济纠纷案件两大处理方式和3大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09/15 丨 文章来源:未知 丨 浏览次数:
经济纠纷案件两大处理方式和3大处理方法
一、经济纠纷案件您需要起诉对方时这样处理
张家港经济纠纷律师曹辉团队:当您遇到经济纠纷需要起诉时,一般遵循下列流程和处理方式,写起诉状、准备证据材料,在法院立案庭立案、去银行预交诉讼费,法官打电话通知或邮寄传票开庭,法院审理,调解或判决,不服判决可以上诉,被告不上诉,判决生效,不履行义务,原告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经济纠纷被起诉了法院会怎么处理?(经济纠纷案件您被起诉时这样处理)
张家港经济纠纷律师曹辉团队:当您被起诉后,经济案件纠纷在原告起诉后,法院会向被告送达传票、起诉状、举证通知书,告知被告开庭的时间,地点,案件的审判人员。并告知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在开庭前法官可以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法官会依法开庭审判。
三、经济纠纷案件双方的处理方法:
1、积极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应诉。也可以委托个专业些律师代理。
2、综合分析在案件中的不利之处,争取利益最大化。
3、如有必要,也可以反诉。
4、如不利,可以请求法院调解结案,达成新的有利于自己的协议。
四、经济案件的处理主要有仲裁和诉讼两种方式。
1、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或者发生之后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给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以解决纠纷的方法。
仲裁有以下几点特征:
1、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2、仲裁机构是民间性的组织;
3、仲裁的裁决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
4、仲裁过程和结果具有保密性;
5、仲裁具有快捷性。
2、另一个处理方式是诉讼,也就是打官司。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在经济诉讼中,它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权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作为案件的审判者,人民法院在经济诉讼中既是诉讼的参加者,也是诉讼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审判权,使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活动,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
所以,人民法院在经济诉讼中处于主导地位,对经济纠纷案件的解决起着决定性作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四条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