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贷款合同诉前约定电子送达方式效力如何
发布时间:2019/10/19 丨 文章来源:未知 丨 浏览次数:
网商贷款合同诉前约定电子送达方式效力如何
张家港合同诉讼律师曹辉团队:最高法告诉你 合同诉前约定送达方式是否有效?互联网+ 诉讼约定电子送达方式有效吗?网商贷款合同诉前约定电子送达方式效力如何?请看,最高法告诉你当事人在诉前对电子送达方式、电子送达地址及法律后果做出约定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批涉互联网典型案例
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诉陈壮群,小额借款合同纠纷案
张家港合同诉讼律师曹辉团队:基本案情
2015年7月25日,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小贷公司)与陈壮群在线签订《网商贷贷款合同》,约定借款及相关双方权利义务。
其中,合同特别约定:对于因合同争议引起的纠纷,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方式送达法律文书;陈壮群指定接收法律文书的手机号码或电子邮箱为合同签约时输入支付宝密码的支付宝账户绑定的手机号码或电子邮箱;陈壮群同意司法机关采取一种或多种送达方式送达法律文书,送达时间以上述送达方式中最先送达的为准;
陈壮群确认上述送达方式适用于各个司法阶段,包括但不限于一审、二审、再审、执行以及督促程序;陈壮群保证送达地址准确、有效,如果提供的地址不确切,或者不及时告知变更后的地址,使法律文书无法送达或未及时送达,自行承担由此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合同签订后,阿里小贷公司发放贷款,但陈壮群未依约还款付息,故阿里小贷公司提起诉讼。
审理过程中,法院通过12368诉讼服务平台,向被告陈壮群支付宝账户绑定的手机号码发送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平台系统显示发送成功。陈壮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法院依法缺席审理。
张家港合同诉讼律师曹辉团队:裁判结果
杭州铁路运输法院(现为杭州互联网法院)于2017年6月25日作出(2017)浙8601民初943号民事判决:陈壮群返还阿里小贷公司借款本金并支付利息、罚息、律师费等共计587158.25元。一审宣判并送达后,原、被告均未提出上诉,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